第二天清晨,李麗英隨著院裡雞的叫聲,起床了。她穿著母親給她做好的衣服,回頭一看,院子的楊樹,柳樹,香椿樹,還有柿子樹,另外還多出來了兩種樹,桐樹和榆錢樹。她站在門外,望向南門,用心一想,歎一口氣,這不是我在夢裡見到的嗎?我在夢裡有一個和這一模一樣的小院,小院裡也有這幾種樹,還有鎮上的南門十裡長街。李麗英心想,這一切原來不是夢,是我的家呀……!
正當李麗英回想麵前的一切時,母親王嘉珍叫了聲,麗英彆站著了,外麵冷,彆凍著。李麗英嗯嗯兩聲,知道了,娘。
之後,她就走進屋裡。
這時,李麗英在心裡湧現出一個想法,就是學醫。這一切的原因是,自己的養父李全山和養母小李,他們兩個在得病期間,由於家裡無錢看病。從簡單的一個小病,直到最後被拖成了一個大病。那時李麗英就想,要是自己是一箇中醫的郎中,那該多好啊?那樣她的養父和養母他們,就不會死,也能像這個家一樣充滿幸福和歡樂。此刻,李麗英的內心不由自主的掉下了眼淚。她控製不住此時的情緒,讓她瞬間回想起了“養父養母。”因為他們把所有的愛,都給了這個女兒。
正當李麗英回想時,“中醫堂老王來了;隻因李新建的母親劉愛梅患有腰疾,每遇寒冬,劉愛梅的腰疾就犯了。”老王每日從南王莊往李家寨走,來到李新建家,就是為了給他母親治療腰疾。老王帶的東西可真全乎,鍼灸用的銀針,推拿用的療具,還有老王多年來自己研製的治療腰疾的膏藥。一進門,老王先是給劉愛梅做了個鍼灸,之後做了個推拿,這也是老王自己學的。彆說,還真管用。每次他給劉愛梅做完鍼灸跟推拿之後,劉愛梅的腰疾就有了些許緩解。這些東西做完,“老王再把他自己用草藥和白色醫布磨製做的膏藥,往劉愛梅腰上一貼,劉愛梅的疼痛就會有所好轉。”
每次做完;“老王總會問劉愛梅一聲,好些了嗎,嫂子?”
劉愛梅也常跟老王講,“好多了。”
“劉愛梅說,我這腰疾是個老病,這麼些年,多虧了兄弟你來俺家跟我瞧,不然,我這腰疼的毛病,還真不知啥時好嘞?”
“老王也總是淡然一笑的跟劉愛梅講,冇事,平時我那中醫堂,也不咋忙,過來給你看下腰疾,也不算啥大事!”
“還有;就是平日裡,你要多注意保暖,天氣冷了,腰疾就容易犯,平時多穿點,多活動活動,也就冇有什麼大礙了。”
劉愛梅聽完中醫堂老王的話,她說,中,我知道了。不過,你總是為我這腰疾,跑來跑去的,也太麻煩你了。
老王嘿嘿一笑,冇事,再說我們兩家還分這些做什麼呢?老王說,當初我來南門時,要不是科正大哥救了我,我恐怕早就冇命了。你們家對我的照顧和恩惠,讓寶平我至今難忘。我不過是從南王莊到這裡給你瞧下病,這和你跟科正大哥對我做的比起來,差之千裡呀?
劉愛梅跟老王他倆,哈哈笑起來,今個這病算是瞧完了。
老王和李科正他倆關係也算不錯,他倆從不分,你的我的。他倆隻要坐在在一起,總有說不完的話。每次老王給李新建的母親劉愛梅瞧完腰疾後,李科正總會到村裡的供銷社,去換些吃的跟喝得回來。有時拿上幾個酒瓶去換酒,或是拿上一斤地瓜乾,去供銷社那裡去換酒。有時也會拿些糧票或帶上點糧食去換。換上點花生米,還有蠶豆,在換上兩斤地瓜燒,回到家後,在把自家院裡種的菜,整上兩道,李科正便和老王他倆喝上了。他倆隻要往那一坐,不是說醫,就是劃拳!論猜枚,李科正很少贏過老王。老王是甘肅人,甘肅人最喜歡喝酒的時候劃上幾拳。每次隻要他倆猜上兩枚後,李科正總會說,不劃了兄弟,每回輸的都是我。李科正說,你真是個劃拳的枚精!
老王哈哈一笑,他倆就這麼又說有笑的在那坐著。
李麗英看中醫堂老王跟她的爺爺還有奶奶那麼顯熟,此時李麗英便在心裡有著一個想法,那就是跟中醫堂老王學醫。
可是,李麗英又不知怎麼說出口,她一個人在屋裡轉來轉去,思慮半天,就是不知道如何開口說起此事!她看著堂屋牆上掛起的鐘表,三點了,爺爺跟中醫堂老王他倆,也該喝的差不多了,自己要是再不去說,過會恐怕中醫堂老王就該走了。
李麗英猶猶豫豫的在堂屋裡轉來轉去,她問自己,你是不是想學中醫?是,她告訴自己,既然想學中醫,為啥不敢開口說呢?李麗英不停的在給自己打氣,可是,她還是不知如何開口。正當她猶豫不決時,母親王嘉珍看李麗英在屋裡不停的打轉,她便問,麗英,你怎麼了?你心裡有什麼事嗎?母親說,我剛看你在屋裡不停的轉,你肯定有什麼心事,快給娘說說。
李麗英一看母親再問自己,她隻好跟她的母親講下,她說,娘,我心裡有一個想法。
王嘉珍問,什麼想法?
李麗英說,我想跟中醫堂老王爺爺去學中醫。因為我的養父養母他們都是得了小病,當時由於家裡冇錢看病,最後他倆便都死了。從那時起,我就想學中醫,希望今後自己可以成為一個醫生,可以治病救人。
王嘉珍一聽,這是好事呀,你想跟老王爺爺學習中醫,那你為何不開口呢?
李麗英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,王嘉珍一看,她說,好吧。我帶你去跟你老王爺爺說說。
李麗英點了點頭。
隨後王嘉珍便帶著女兒李麗英去偏房去找老王,王嘉珍一看,中醫堂老王正跟公公他倆喝的正起勁。他們母女兩個也不好過去打擾,於是,她倆就在門外等著他倆喝完。
此時;“老王感覺門外有人,老王問,門口站的是誰呀?”
“王嘉珍說,是我跟麗英我們娘倆。”
老王一聽,“便叫她倆快進來,外麵那麼冷,你們兩個凍著涼的怎麼辦?”王嘉珍跟女兒李麗英聽後,他倆便走了進去。
老王問,“你們兩個站在門外不肯進來,想必是有什麼事吧?”
“王嘉珍點頭,是的,的確有些是想跟你說,剛纔麗英跟我說她想跟你學習中醫。”
“老王一愣,什麼,麗英想跟我學習中醫?”
王嘉珍說,是的。“麗英想跟你學習中醫!”
“李科正聽了兒媳王嘉珍的話,這是好事啊,孫女想學中醫,咱這當老的肯定要支援她。”
“隨後李科正便端起酒杯,開口說道,兄弟你看這事?”
“老王回到,冇問題,既然孩子想學中醫,那我肯定要收啊——對不對老哥。”
“他倆有說有笑的喝完杯中的酒,老王長歎,學醫可以,不過要選個良辰吉日才行……!”
“李科正聽後,當即說好。那我們現在就算下日子,看把麗英拜你為師的日子訂在哪天。”
老王說,“好。”
之後李科正和老王他倆,算起了良辰吉日。隻聽見他倆說,選這天不行,選那天也不行,他倆選來選去,選了半天,還是冇有選好日子。也許是酒喝高了,他倆支支吾吾講了半天,話都講不利索的選著日子。劉愛梅看這兩兄弟倆喝的差不多了,選日子,還是彆選了。他倆喝成這樣,說話都不利索,日曆恐怕也看不清了。
這時劉愛梅便讓李科正跟老王他倆,趕緊躺在床上睡會,等他倆酒醒了之後再說。
王嘉珍聽了婆婆的話,她說,也是,大跟老王叔他倆,今個的確喝的有點多,還是等他倆的酒醒了之後,再說也不遲。
李麗英看自己拜師學醫的念頭有了著落,她便沾沾自喜道,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sh({});
心想自己想當中醫的夢,終於很快就能實現了。想到這,李麗英由衷的笑了,她笑的是她的夢想終於有了著落。今後自己不僅要當一名好的中醫,也要做一個好的醫生。
當天晚上,李科正和老王他們兩個醒酒後,他倆便坐在一起算起了李麗英拜師的好日子。老王掐指一算,這個月的二十六號,是個不錯的日子。
“李科正問,是嘛,這天的日子多好?”
老王冇有一絲隱瞞的跟李科正說,老哥呀,你看這個月的二十六,這天不僅日子好,運勢也好。這天不光有輻照,還有金星之兆。老王把這天說的有些牛鬼蛇神了,不過無論日子好壞,畢竟李麗英的拜師夢終於實現了。想到這,中醫堂老王和李科正他倆,不經意之間笑了。
陰曆十一月二十六的這天,南門鎮上一片熱鬨,隻因今日是李麗英拜中醫堂老王為師之日。在南門衚衕口那裡有一個祠堂,是專門是為各個行業拜師用的。
李新建他們一家,早早的來到南門。李新建的母親劉愛梅,父親李科正,妻子王嘉珍,他們一家老小一起走進祠堂,李麗英斷後。隻因,拜師時,有著諸多規律。拜師前,隻能家裡人先進,拜師人隻能斷後。今天他們還請來了南門鎮上,有名的文筆先生,張書平前來主持今日的拜師會。晌午十點,南門祠堂裡,站滿了人,基本來上都是南門鎮上十裡八村的村民,過鎮上的漁夫,還有店鋪老闆等……!
每個人都是熟悉的麵孔,過來看李麗英的拜師會。不一會,中醫堂老王和李科正一起走了過來,他們二人一個坐在拜師祠堂的正中央,另一個則是坐在祠堂兩側。坐在中間的是中醫堂老王,坐在兩側的是李科正和張書平。
此時,張書平開口說道,在下張書平,南門張橋人氏。今日受李科正和王寶平二位老兄之托,特來主持李麗英拜中醫堂王寶平醫生的拜師會。
張書平話音未落,便迎來一片掌聲。他們為中醫堂老王高興,老王自從來到南門以來,他從未收過徒弟,冇想到今天老王終於收了一個徒弟。
隻聽張書平開口說著,現在有請拜師人李麗英出場。李麗英聽到再叫自己出場,於是她便走進祠堂,站在中央。
張書平開口說道,現在我宣佈,拜師儀式正式開始。先給師傅敬茶。此時,李麗英端著盤中的茶,雙膝跪地的說了句,師傅,請喝茶。老王接過茶,飲了一口。
張書平又說,現在請拜師人回到原位。張書平站在左側位開口便是一句,跪。李麗英隨之跪了下來。之後張書平再次說道,一叩首,感謝師傅,培育之恩,二叩首,感謝師傅,收留之恩,三叩首,感謝師傅,傳授之恩,禮畢。現在我宣佈,李麗英拜中醫堂王醫生為師,禮成!李麗英跪在地上,叩了三個響頭之後,拜師禮算是完成了。“中醫堂老王,滿臉笑意的說道,今日感謝各位作此見證,見證我行醫以來,收的第一位徒弟。”前來觀看拜師會的眾人,無有一人不說好,個個稱好。
拜師會結束之後,李新建他們一家,還有中醫堂老王,同時還有文筆張書平他們一起來到南門客棧。他們坐在包房裡,點了一桌飯菜,慶祝著今天的日子。日子好,不僅光彩照人,也很吉利。說著李新建他們一家,還有老王和文筆張書平,他們便一起舉起酒杯,慶祝著這樣莊嚴神聖的日子!U看書 www.kanshu.com
李麗英自從拜師以後,中醫堂老王,從未拿她當過外人。不僅傳她醫術,還教她如何做人。“尊師重醫,方能做人。”這八個字,深深的印刻在李麗英的腦海裡。
李麗英很快就認識了中醫藥材的名稱與作用。“她認識有,當歸,黨蔘,沙蔘,西洋蔘,枸杞,紅棗,其中包括還有很多中醫藥材,認識的有,土鱉蟲,地龍,半蓮根,黃芪,人蔘,茯苓,蟲草,麻黃,桂芝,杏仁,甘草,前後一共一千二百多種藥材的作用和屬性。”中醫堂老王,時常誇她,學的快,悟性快,所有藥材一學就會。老王看李麗英學的如此的快,老王心想,她將來肯定會成為一個好的大夫,一個人人都愛的大夫。李麗英心地善良,又本分,不僅尊師重教,還時常記著做人之道。李新建和妻子王嘉珍,看女兒如此用功,他們倆也是由衷的高興。這一切多虧了老王。不對,老王隻是傳授她醫術跟藥材各方麵的作用,至於領悟多少那是李麗英的事情。這所有的一切,都來自於,李麗英的天賦。她本就天生好學,加上她又對醫術有著很大的領悟能力,不難看出的是,李麗英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也是不錯的。“中醫堂老王,看她如此好學,他便決定把自己存放多年的醫書,贈與李麗英!”
李麗英自從跟了中醫堂老王學醫之後,她每日便從李家寨步行到南王莊。無論颳風雨淋,還是風吹日曬,她從未缺席過一日。
“她一心隻想,認真學醫,能讓那些得了病的人,早些康複。”
“李麗英便從此踏上了這條從醫之路!”